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2022年司法鉴定技术与社会治理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 发布时间:2022-06-27
  • 浏览次数:2730

        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刘梦璇 薛园园 杨璠)2022年6月25日,2022年司法鉴定技术与社会治理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武汉市司法局、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武汉市司法鉴定协会承办,武汉天宇宁达科技有限公司、弘德网协办。

    本次研讨会以“认知法庭科学:学科理论研究前沿及电子数据司法应用”为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认知法庭科学理论前沿探讨、创新数字货币电子数据技术治理及司法应用、交流信息科技在司法鉴定与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场景、关注法庭科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理论四个主题。旨在深入探讨认知法庭科学理论的前沿性问题,引领认知法庭科学理论的研究方向。来自国内外法庭科学领域的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六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直播观看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胡向阳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教授、武汉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刘新涛副局长、湖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刘少刚处长、罗马第一大学副校长Bruno Botta教授、美国马里兰州医学检察官李玲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最后,研讨会举行刑事司法学院与迪赛威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由校领导和迪赛威公司代表黄袭丰为“智慧法治联合实验室”揭牌。“智慧法治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聚焦法庭科学,回应社会需求,引领法庭科学研究的新方向,进而服务国家法治建设。

   第一单元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宗辉教授主持。首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闫平教授就认知法庭科学有关学科发展与前沿问题发言,指出法庭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学科,建设认知法庭科学学科意义重大,并就开展认知法庭科学专业的缘由、发展进程以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越南河内法律大学杜芳副教授就数字货币及其在越南的司法应用中的优势、现存问题、现有法律规范不足、币值不稳定性等方面阐述了数字货币目前在越南不被承认的现状,提出将其纳入国家预算并由相关法律规制的建议。耶鲁大学Sommers副教授从犯罪的心理归因视角出发,对于如何从心理机制到治疗重新审视犯罪心理进行了分享。最后,武汉大学刘进副教授以深度学习技术在司法鉴定领域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数学公式的形式讲述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过程,论证了其通用性在司法应用中的优势,对人工智能在司法鉴定领域的广阔适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单元发言结束后,由湖北警官学院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张俊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付凤副教授进行评议。两位评议人指出了主题报告的亮点并充分肯定了认知法庭科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由武汉天宇宁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永健担任主持人。首先,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教授林晓东向我们阐述了密码货币的形式、优势及技术风险,他表示,虽然各个国家对密码货币的定性并无定论,但是应将其纳入监管来降低风险,打击市场投机行为,保障密码货币的正常流通。其后,湖北警官学院张俊教授通过手机短信息真实性鉴定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与司法鉴定之间的紧密关系。紧接着,青州市公安局网络侦查实战教官汪昆明对网络犯罪全球化带来的冲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概括,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全球协作打击网络犯罪的方案。最后,上海白虹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力和以打击网络赌博新战法为主题,指出网络赌博的现状以及传统打击难度高、意外多、耗时长、投入大等困境,提出全域取证打击新方式。华东政法大学的教授王学光与重庆市司法鉴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朱容宇作为评议人充分肯定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司法应用中的作用。

    第三单元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董邦俊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王学光教授介绍了电子数据发展的相关情况和研究动向,并指出目前电子数据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子数据的权属问题、人工智能在司法应用中的裁判问题、区块链证据的适用性问题以及案件中电子数据的司法鉴定问题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学军教授从三方面进行发言:首先是人身同一认定的前世今生,讲述了神证时代、人证时代、物证时代、大数据时代人身同一认定的发展;其次是数字人身同一认定的步进与挑战,指出目前面临的数据采集的挑战和数据同一认定适用场域的挑战;最后是法律的规制,指出应规制数据的采集和规制数字同一认定的适用场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罗亚平教授认为枪弹痕迹鉴定缺乏统计学基础,从建档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鉴定方法客观性与科学性不强等三方面进行研究,从枪弹痕迹表征规律进行量化统计、枪弹痕迹数字化建档、概率评估范式下的枪弹痕迹鉴定方法三方面进行介绍,指出建档模式应当建立起从手动到自动、从人工到智能,鉴定模式从主观到客观、从经验到科学的科学模式。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颖果从“法庭科学庭”的概念、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实现方法四方面进行讲述,将法庭科学庭和专家辅助人制度进行区分,从人才储备、物质保障、部门设置、权力制约、运行前提五方面讲述了“法庭科学庭”的实现路径。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张翠玲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焦俊峰副教授作为评议人指出上述发言人从不同专业领域视角出发对目前司法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对当前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第四单元由甘肃政法大学公安分院秦冠英副院长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贾治辉教授指出当前面临的学科资源条块分割、学科资源拓展自找门槛、学科资源缺乏国家科学建设的统领、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资源趋于同质化等问题,需要通过整合学科群体,提升法庭科学建设水平,构建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等途径来解决。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张翠玲教授从“验证”的基础性问题开始,提出了法庭证据评价新范式,并结合相关的真实司法案例指出实践中的问题,认为未来研究应当重视理论基础、加强数据库建设、软件开发与交流合作等可行的建议。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肖承海副教授从虚假鉴定的边界和责任配置两方面进行发言,对于法律意义的虚假鉴定的认定可以主观“故意”作为判断的主要标准和以客观错误作为判断的辅助标准,同时应当严格掌握虚假鉴定的刑事责任,遵循罪刑法定的原则。最后,甘肃政法大学公安分院张延霞老师从争议存在的普遍性、争议存在的正向效能、反向效能三个方面对鉴定意见争议进行概述,对证据法层面鉴定意见的争议原因进行探究,介绍了鉴定意见形成阶段和应用阶段存在的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学军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罗亚平教授作为评议人表示,上述发言人提到的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对司法鉴定意见的争议在原因基础上应继续探究解决思路。

    闭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刚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闫平教授致闭幕词。闫平教授对参会的专家教授表示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的独到见解与深入分析,无疑将有助于回答法庭科学作为新文科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法治道路作出重要贡献。